歡迎光臨伊春豐林山特產品有限責任公司官方網站!
聯系電話:
13945878618
新港海關立足天津口岸區位優勢,以“規范化、標準化、信息化”要求為引領,結合進境散裝糧食形勢和疫情防控要求,強化監管、優化服務,實現進境船載散裝糧食監管水平全面提升。2021年,新港海關監管進境船載散裝糧食433.5萬噸。
前言
糧食穩、天下安。天津港是京津冀為重要的糧食進境口岸,2021年監管進境船載散裝糧食超400萬噸。新港海關立足海關職能,著力強化使命擔當,不斷推動提升大宗糧食貿易便利化水平,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。
01 豐碩成果
進口量創新高
天津大豆進口量尤為突出。截至目前,天津港北疆口岸進口大豆總量314.1萬噸,據了解,京津冀區域分布多家進口大豆加工企業,加工后的大豆用于生產食用油料及飼料豆粕,2021年此兩項產出在京津冀糧油市場和飼料市場占有量分別達到55%、40%,均創歷史新高。
保供穩價好評連連
“散糧船舶的順利、快捷的接卸,帶動了進口量的穩步增長。天津海關給予了天津港以及進口企業極大的支持,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。”天津港(集團)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。2021年收到企業感謝信2封。
02 強化監管 防風險
疫情“雙防控”
加強境外植物疫情和外來物種生物信息搜集,監測預警、源頭管控,開展植物檢疫風險分析,細分進口糧食種類、國別,對重點貨物適當增加扦樣點數;采取“初篩鑒定室檢測+遠程鑒定系統”口岸檢疫監管模式,及時錄入上報檢疫性有害生物查發情況。查驗人員規范穿戴防護裝備,脫卸后的防護裝備現場交由碼頭按照醫療垃圾處置流程規范處置,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,從嚴從細做好人員安全防護。切實做到新冠疫情和植物疫情“雙防控”。2021年,共檢出檢疫性有害雜草籽25種類,942種次。
強化多部門溝通
充分利用口岸初篩實驗室,采取動植食中心與口岸初篩實驗室同時檢測模式,互為補充,提升疫情檢出率;與糧食進口、運輸、加工和存放企業聯防聯控,做好全流程疫情防控和進口糧食加工過程或輪換、除雜中產生的下腳料無害化處理工作。
03 優化服務 提效能
提升企業獲得感
為群眾辦實事
積極為群眾辦實事,派員走訪天津港集團及糧食進口企業,深入了解進境船運糧食入境計劃、入境檢疫、接卸、倉儲、轉運等環節運行情況,主動梳理進境船運散裝糧食通關各個節點,指派專員對企業通關環節進行政策指導,幫助企業用好用足進境糧食“邊檢、邊卸、邊運”政策。
綠色通道快速通關
設置大宗糧食通關綠色通道,“隨報隨審”,專人專崗進行證書擬制、簽發。
無縫嵌入監管
將船運糧食表、中、底檢疫嵌入碼頭作業環節,實現不間斷接卸作業;進境散裝糧食船舶評估符合條件可直接靠泊檢疫,船舶衛生檢疫、表層檢疫與重量鑒定無縫隙連接,平均每艘船節約檢疫時間48小時,助力糧食快速通關投產。
智慧監管科技賦能
推動上線船運糧食自動化取樣設備,運用科技手段提升監管通關效能,加快糧食準卸提離調運,船舶平均接卸時間僅需4天,減少25%時長。大大縮短船舶和貨物的疏港時間,單個碼頭4天內可接卸一條船,對保障糧食供應鏈安全、服務民生物資保供穩價有積極影響。
建設高質量人才隊伍
創新“1+1”專班機制,優化人員配置,植物檢疫專家查驗崗資質人員搭配查驗人員組成糧食工作專班,完成糧食登輪檢驗檢疫查驗及取樣監控,在保障總署對查驗人員資質的要求的同時,破解專業人才相對短缺的人員結構性矛盾,減少近30%人力,實現了人員配置“1+1>2”的效果。